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如图
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所带电荷分别为
,则在外圆柱面外面、距离轴线为r处的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为:( )
·
.
·
.
·
.
·
.
A和B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A带电荷+q,B带电荷-q,作一与A同心的球面S为高斯面,如图
所示.则 ( )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S面上各点的场强为零.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 0,S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q) / 0,S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 0,但S面上各点的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定理求出.
在空间有一非均匀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
所示.在电场中作一半径为R的闭合球面S,已知通过球面上某一面元
S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则通过该球面其余部分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
·
· 0
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距轴线的距离r的关系曲线为:
( )
·A
·B
·C
·D
静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等于( )
·试验电荷q0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如图
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 ( )
· 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 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 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 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如图
所示,边长为 0.3 m的正三角形abc,在顶点a处有一电荷为10-8 C的正点电荷,顶点b处有一电荷为-10-8 C的负点电荷,则顶点c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电势U为: (
=9×10-9 N m /C2) ( )
· E=0,U=0.
· E=1000 V/m,U=0.
· E=1000 V/m,U=600 V.
· E=2000 V/m,U=600 V.
如图
所示,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的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
· E=0,
.
· E=0,
.
·
,
.
·
,
.
图中
所示为一球对称性静电场的电势分布曲线,r表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 )
·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面.
·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体.
· 正点电荷.
· 负点电荷.
图中
所示为一球对称性静电场的电势分布曲线,r表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 )
· 半径为R的均匀带负电球面.
· 半径为R的均匀带负电球体.
· 正点电荷.
· 负点电荷.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带有电荷Q.若规定该球面上的电势值为零,则无限远处的电势将等于( )
·
.
· 0.
·
.
· ∞.
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在与它相距为r的a点处有一试验电荷q.现使试验电荷q从a点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b点,如图
所示.则电场力对q作功为( )
·
.
·
.
·
.
· 0.
点电荷-q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
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动到B、C、D各点,则( )
· 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
如图
所示,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着三个正的点电荷q、2q、3q.若将另一正点电荷Q从无穷远处移到三角形的中心O处,外力所作的功为: ( )
·
.
·
.
·
.
·
.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P1和P2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 )
· P1和P2两点的位置.
· P1和P2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 试验电荷的电荷大小.


·

·

·

·

A和B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A带电荷+q,B带电荷-q,作一与A同心的球面S为高斯面,如图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S面上各点的场强为零.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 0,S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q) / 0,S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 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 0,但S面上各点的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定理求出.
在空间有一非均匀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




·

·

·

· 0
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距轴线的距离r的关系曲线为:

·A
·B
·C
·D
静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等于( )
·试验电荷q0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如图

· 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 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 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 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如图


· E=0,U=0.
· E=1000 V/m,U=0.
· E=1000 V/m,U=600 V.
· E=2000 V/m,U=600 V.
如图

· E=0,

· E=0,

·


·


图中

·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面.
·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体.
· 正点电荷.
· 负点电荷.
图中

· 半径为R的均匀带负电球面.
· 半径为R的均匀带负电球体.
· 正点电荷.
· 负点电荷.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带有电荷Q.若规定该球面上的电势值为零,则无限远处的电势将等于( )
·

· 0.
·

· ∞.
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在与它相距为r的a点处有一试验电荷q.现使试验电荷q从a点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b点,如图

·

·

·

· 0.
点电荷-q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

· 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
· 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
如图

·

·

·

·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P1和P2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 )
· P1和P2两点的位置.
· P1和P2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 试验电荷的电荷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