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是一个正规化的组织,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对幼儿施加系统的影响,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有班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其中()是班级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活动

B、班集体

C、小组

D、教师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对幼儿园编班提出了明确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6周岁)35人,混合班()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人。”

A、35,40

B、30,35

C、30,40

D、25,30

为了能有效地管理班级,保教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位保教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常见的管理班级方法主要有(),(),(),()等。

A、情感沟通法

B、规则引导法

C、榜样激励法

D、角色扮演法

规则的()是指一个规则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得以运用,对每个人也必须一视同仁,而不能经常变化,或者出现不公或偏颇。
幼儿园划分班级大多以年龄为主要依据,一般划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班,部分幼儿园分为()、()、()、()四个年龄班。
以下()不是幼儿的心理特点。

A、思维具体形象

B、好奇好问

C、情绪作用大

D、不擅长模仿

幼儿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水痘、麻疹、腮腺炎等在早期均有典型的症状,如()有红色颗粒状病毒疱疹。

A、流感

B、腮腺炎

C、水痘

D、手足口病

离园是一日生活的最后环节,也是成人和幼儿都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刻,离园过程中最大的隐患岀在()环节。

A、交接

B、走失

C、跌倒

D、运动

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要素,它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影响,促进幼儿发展。意大利瑞吉欧将环境称为“第()位教师”。

A、三

B、四

C、二

D、一

班级的环境主要指班级室内的活动空间,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活动室以东向或南向为宜,平均每个儿童应占地面积为()平方米。

A、2

B、3

C、2.5

D、3.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应体现个体差异,而不是整齐划一。这与()提倡的多角度评价观不谋而合。

A、多元智能理论

B、激励理论

C、历史-文化发展论

D、需要层次理论

教师树立威信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建立()。

A、鲜明性格

B、个人权威

C、正面形象

D、行为规范

毛智城先生讲,教师的层次一共有五层,其中层次最高的是()。

A、教书匠

B、大教师

C、好教师

D、把教书当做一种职业的人

E、因教误人者

区域活动的目标是()的,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操作中获取经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目标时,应开放自己的思路,不以幼儿操作的直接结果来提供材料,而应以幼儿的操作过程为依据提供材料。

A、不必须达到

B、显性

C、必须达到

D、隐性

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所以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可以善加利用()。

A、规则引导法

B、榜样激励法

C、角色扮演法

D、情感沟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