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开中国文化概观
汉字从历史的演变出发,可以分成两大阶段:自甲骨文到秦代小篆,通称( );自秦汉隶书以后,通称( )。
多选题 (2 分) 2分
A.
古汉字

B.
今汉字

C.
饕餮纹

D.
金文

儒家文化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如何变化,都没有超出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 )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危机。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精神和特点

B.
意志力

C.
思想

D.
文化

诸子散文第三个时期是战国后期,散文发展成专题论著,代表作( )。
多选题 (2 分) 2分
A.
《荀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孔子》

到春秋战国时期,“(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公学

B.
私学

C.
太学

D.
国子监

来自东方的中国古代文明,称为启蒙思想家汲取精神力量的一个重要来源。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 ) 对应于多个词。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语音

B.
语素

C.
音节

D.
声调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的时期,其科目设置也不尽相同。其中常见的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等。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在汉代,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现代的选举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儒家对主体权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是一奇观。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古琴

B.
琵琶

C.
曾侯乙墓编钟

D.
箜篌

中国彩陶有两个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繁荣学术文化的“( )”的方针。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自由发挥

C.
自由运动

D.
自由创作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有:( )等等。
多选题 (2 分) 2分
A.
仁爱孝悌

B.
谦和好礼

C.
诚信知报

D.
精忠爱国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还有《( )》。
多选题 (2 分) 2分
A.
通志

B.
史记

C.
文献通考

D.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