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
[单选题,10分]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是()。
A.球蛋白
B.白蛋白
C.小分子有机物
D.电解质
[单选题,10分] 参与血液凝固的成分是()。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集素A和凝集素B
[单选题,10分] 血浆总渗透压()。 A.近似NaCl0.9%溶液的渗透压 B.近似0.9%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C.近似0.9%尿素溶液的渗透压 D.近似血浆胶体渗透压
[单选题,10分] 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常具有相同的()。 A.Na+浓度 B.K+浓度 C.总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单选题,10分]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单选题,10分] 红细胞不具备的特性是()。 A.在血浆内的悬浮稳定性 B.趋化性 C.可变形性 D.对低渗溶液的抵抗性
[单选题,10分]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是()。 A.骨髓 B.肺 C. 肾 D.肝
[单选题,10分] 影响红细胞生成的最直接因素是()。 A.铁的供给 B.雄激素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组织内
[单选题,10分] 外源性凝血()。 A.由出血激活凝血因子XII开始 B.由损伤组织释放因子III引发 C.不需要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D.凝血时间较长
[单选题,10分]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需外加因子 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简答题,10分]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简答题,10分] 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的特点
[简答题,10分] 细胞兴奋性变化规律
[名词解释题,10分] 氧饱和度
[名词解释题,10分] 排泄
[单选题,10分] 参与血液凝固的成分是()。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集素A和凝集素B
[单选题,10分] 血浆总渗透压()。 A.近似NaCl0.9%溶液的渗透压 B.近似0.9%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C.近似0.9%尿素溶液的渗透压 D.近似血浆胶体渗透压
[单选题,10分] 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常具有相同的()。 A.Na+浓度 B.K+浓度 C.总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单选题,10分]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单选题,10分] 红细胞不具备的特性是()。 A.在血浆内的悬浮稳定性 B.趋化性 C.可变形性 D.对低渗溶液的抵抗性
[单选题,10分]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是()。 A.骨髓 B.肺 C. 肾 D.肝
[单选题,10分] 影响红细胞生成的最直接因素是()。 A.铁的供给 B.雄激素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组织内
[单选题,10分] 外源性凝血()。 A.由出血激活凝血因子XII开始 B.由损伤组织释放因子III引发 C.不需要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D.凝血时间较长
[单选题,10分]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需外加因子 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简答题,10分]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简答题,10分] 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的特点
[简答题,10分] 细胞兴奋性变化规律
[名词解释题,10分] 氧饱和度
[名词解释题,10分] 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