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南阳理工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
新课程标准倡导加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途径有①学生和教师资源②教材资源③图书馆资源④社会历史课程资源( ) (本题1.0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 ) (本题1.0分) A、 专家的解释 B、 民间的传说 C、 古籍的记载
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层次要求。 (本题1.0分) A、 识记 B、 理解 C、 运用
《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 ) (本题1.0分) A、 前言 B、 评价 C、 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民教育”口号,实质上就是追求( )(本题1.0分) A、 教育平等 B、 教育的高质量 C、 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D、 多元价值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 )(本题1.0分) A、 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B、 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C、 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经验 D、 以上都不对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本题1.0分) A、 认知弹性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结构主义理论 D、 认知发展理论
以评价关注的焦点为准,可以把评价分为( )(本题1.0分) A、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 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C、 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 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
以“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理论基础的课程形态是( )(本题1.0分) A、 “因素课程”说 B、 “泛智课程”说 C、 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D、 功利主义课程论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人们期望的不是学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个体性。这一特点说的是( )(本题1.0分) A、 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B、 表现性目标的特点 C、 行为目标的特点 D、 普遍性目标的特点
“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 )(本题1.0分) 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标 C、 教育目的 D、 教学目标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 )(本题1.0分) A、 知识、技能、技巧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知、行、意 D、 德、智、体
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本题1.0分) A、 塔巴 B、 惠勒 C、 泰勒 D、 坦纳
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 ) (本题1.0分) A、 专家的解释 B、 民间的传说 C、 古籍的记载
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层次要求。 (本题1.0分) A、 识记 B、 理解 C、 运用
《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 ) (本题1.0分) A、 前言 B、 评价 C、 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民教育”口号,实质上就是追求( )(本题1.0分) A、 教育平等 B、 教育的高质量 C、 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D、 多元价值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 )(本题1.0分) A、 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B、 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C、 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经验 D、 以上都不对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本题1.0分) A、 认知弹性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结构主义理论 D、 认知发展理论
以评价关注的焦点为准,可以把评价分为( )(本题1.0分) A、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 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C、 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 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
以“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理论基础的课程形态是( )(本题1.0分) A、 “因素课程”说 B、 “泛智课程”说 C、 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D、 功利主义课程论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人们期望的不是学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个体性。这一特点说的是( )(本题1.0分) A、 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B、 表现性目标的特点 C、 行为目标的特点 D、 普遍性目标的特点
“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 )(本题1.0分) 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标 C、 教育目的 D、 教学目标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 )(本题1.0分) A、 知识、技能、技巧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知、行、意 D、 德、智、体
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本题1.0分) A、 塔巴 B、 惠勒 C、 泰勒 D、 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