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南阳理工学院-小学数学教育研究(高起专)
31. (单选题) 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后来又以速度是18km/h的拖拉机把他送到农场,总共用了5.5h,他步行了(本题2.0分)
A、 15km
B、 20km
C、 25km
D、 30km
32. (单选题) 下列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本题2.0分) A、 3cm,4cm,5cm B、 5cm,6cm,7cm C、 1cm,6cm,7cm D、 a:b:c=4:4:2
33. (单选题) 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本题2.0分) A、 3005006300 B、 8050006500 C、 30506400 D、 3063000600
34. (单选题) 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本题2.0分) A、 定向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单个动作阶段 D、 连续动作阶段
35. (单选题) 概念的形成适用于小学(本题2.0分) A、 低年级 B、 高年级 C、 中低年级 D、 中高年级
36. (单选题) 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四个方面(本题2.0分) A、 技能与技巧 B、 方法与过程 C、 情感与态度 D、 合作与交流
37. (单选题) 关于计算教学,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本题2.0分) A、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B、 应重视笔算,加强计算的技能性训练 C、 应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D、 应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38. (单选题)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本题2.0分) A、 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 B、 服装朴实、端正、素雅大方 C、 讲课时风趣幽默 D、 上课前把教具放在讲台上
39. (单选题) 数学知识包括(本题2.0分) A、 数学方法 B、 数学问题 C、 数学规则 D、 数学思维
40. (单选题) 规—例法的学习一般属于(本题2.0分)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变式学习
41. (单选题) 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题2.0分) A、 对象不同 B、 时间不同 C、 内容不同 D、 过程不同
42. (单选题)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解释概念、说明规则和规律性知识,它适用(本题2.0分) A、 低年级 B、 任意年级 C、 高年级 D、 注意力差的学生
43. (单选题) 数“3”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可以表示三块钱、还可以表示三本书等,所以数学概念具有(本题2.0分) A、 抽象性 B、 系统性 C、 具体性 D、 逻辑性
44. (单选题) 一个教师在讲授除法定义时,先拿出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个学生,问每人几个?引入新课,那么这位老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本题2.0分) A、 以旧引新 B、 创设问题 C、 设疑激趣 D、 开门见山
45. (单选题)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教材的重点是(本题2.0分)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三角形
32. (单选题) 下列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本题2.0分) A、 3cm,4cm,5cm B、 5cm,6cm,7cm C、 1cm,6cm,7cm D、 a:b:c=4:4:2
33. (单选题) 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本题2.0分) A、 3005006300 B、 8050006500 C、 30506400 D、 3063000600
34. (单选题) 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本题2.0分) A、 定向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单个动作阶段 D、 连续动作阶段
35. (单选题) 概念的形成适用于小学(本题2.0分) A、 低年级 B、 高年级 C、 中低年级 D、 中高年级
36. (单选题) 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四个方面(本题2.0分) A、 技能与技巧 B、 方法与过程 C、 情感与态度 D、 合作与交流
37. (单选题) 关于计算教学,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本题2.0分) A、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B、 应重视笔算,加强计算的技能性训练 C、 应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D、 应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38. (单选题)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本题2.0分) A、 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 B、 服装朴实、端正、素雅大方 C、 讲课时风趣幽默 D、 上课前把教具放在讲台上
39. (单选题) 数学知识包括(本题2.0分) A、 数学方法 B、 数学问题 C、 数学规则 D、 数学思维
40. (单选题) 规—例法的学习一般属于(本题2.0分)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变式学习
41. (单选题) 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题2.0分) A、 对象不同 B、 时间不同 C、 内容不同 D、 过程不同
42. (单选题)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解释概念、说明规则和规律性知识,它适用(本题2.0分) A、 低年级 B、 任意年级 C、 高年级 D、 注意力差的学生
43. (单选题) 数“3”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可以表示三块钱、还可以表示三本书等,所以数学概念具有(本题2.0分) A、 抽象性 B、 系统性 C、 具体性 D、 逻辑性
44. (单选题) 一个教师在讲授除法定义时,先拿出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个学生,问每人几个?引入新课,那么这位老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本题2.0分) A、 以旧引新 B、 创设问题 C、 设疑激趣 D、 开门见山
45. (单选题)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教材的重点是(本题2.0分)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