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中级无机化学
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的Kb=1.0×10-6,从理论上推算其缓冲范围在
选项
A:5~7
B:6~8
C:7~9
D:8~10
AgCl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项 A: B: C:0.1mol/LNaNO3 D:纯水
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 选项 A: B: C: D:0.301mol.L﹣1
难溶硫化物有的溶于盐酸溶液,有的则不溶,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选项 A:酸碱性不同 B:溶解速度不同 C:溶度积常数不同 D:晶体结构不同
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 选项 A:蒸气压下降法 B:沸点升高法 C:凝固点下降法 D:渗透压力法
将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 选项 A:低 B:高 C:不变 D:无法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选项 A: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活化能降低 D: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 选项 A: B: C:378.0mmol/L D:
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选项 A: B: C:A1(NO3)3.MgC12,KNO3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之和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海水中Mg2离子浓度为5×10﹣2mol.L,预除去99%的Mg,PH应大于多少 选项 A:3.72 B:10.28 C:4.72 D:9.28
醋酸的电离常数是制备pH=5.75缓冲溶液,醋酸钠和醋酸的浓度比是 选项 A:10 B:1/10 C:6.3/35 D:6.3/175
关于缓冲溶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缓冲溶液的PH值必等于7 B:缓冲溶液具有抗碱性 C:缓冲溶液具有抗稀释性 D: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性
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判断测得的值比不含杂质时为 选项 A:大 B:小 C:无影响 D:无法测定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缓冲作用原理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足够浓度的共轭酸与共轭碱,通过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调节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 B: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共轭酸的离解常数与缓冲比 C:在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D: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对的性质有关
AgCl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项 A: B: C:0.1mol/LNaNO3 D:纯水
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 选项 A: B: C: D:0.301mol.L﹣1
难溶硫化物有的溶于盐酸溶液,有的则不溶,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选项 A:酸碱性不同 B:溶解速度不同 C:溶度积常数不同 D:晶体结构不同
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 选项 A:蒸气压下降法 B:沸点升高法 C:凝固点下降法 D:渗透压力法
将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 选项 A:低 B:高 C:不变 D:无法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选项 A: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活化能降低 D: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 选项 A: B: C:378.0mmol/L D:
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选项 A: B: C:A1(NO3)3.MgC12,KNO3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之和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海水中Mg2离子浓度为5×10﹣2mol.L,预除去99%的Mg,PH应大于多少 选项 A:3.72 B:10.28 C:4.72 D:9.28
醋酸的电离常数是制备pH=5.75缓冲溶液,醋酸钠和醋酸的浓度比是 选项 A:10 B:1/10 C:6.3/35 D:6.3/175
关于缓冲溶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缓冲溶液的PH值必等于7 B:缓冲溶液具有抗碱性 C:缓冲溶液具有抗稀释性 D: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性
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判断测得的值比不含杂质时为 选项 A:大 B:小 C:无影响 D:无法测定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缓冲作用原理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足够浓度的共轭酸与共轭碱,通过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调节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 B: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共轭酸的离解常数与缓冲比 C:在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D: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对的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