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南阳理工学院-小学教育
16.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本题2.0分)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观念
D、 道德行为
17. (单选题)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 )统一的过程。(本题2.0分) A、 个体与环境 B、 个体与社会 C、 个体与教育 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8. (单选题) 小学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2.0分) A、 了解学生 B、 班会活动 C、 建立学生档案 D、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 (单选题) 课外活动不包括( )。(本题2.0分) A、 社会活动 B、 科技活动 C、 文学艺术活动 D、 选修课
20. (单选题) 属于主题班会形式的是( )。(本题2.0分) A、 主题报告会 B、 学科小组 C、 科技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
21. (单选题)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本题2.0分)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22. (单选题)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 )(本题2.0分)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普通教育学》 D、 《人的教育》
23. (单选题)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2.0分) A、 传授知识 B、 发展学生的智力 C、 形成技能 D、 培养个性
24. (单选题) 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本题2.0分) A、 综合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25. (单选题) ( )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本题2.0分) A、 初中 B、 婴儿 C、 小学 D、 幼儿园
26. (单选题)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本题2.0分)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27. (单选题) 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 )。(本题2.0分) A、 劳动任务 B、 工作性质 C、 劳动对象的特点 D、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28. (单选题) 个人活动包括( )。(本题2.0分) A、 体育竞赛 B、 学科小组 C、 科普讲座 D、 写日记
29. (单选题) 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本题2.0分) A、 探究性活动 B、 发现性活动 C、 训练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30. (单选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本题2.0分)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17. (单选题)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 )统一的过程。(本题2.0分) A、 个体与环境 B、 个体与社会 C、 个体与教育 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8. (单选题) 小学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2.0分) A、 了解学生 B、 班会活动 C、 建立学生档案 D、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 (单选题) 课外活动不包括( )。(本题2.0分) A、 社会活动 B、 科技活动 C、 文学艺术活动 D、 选修课
20. (单选题) 属于主题班会形式的是( )。(本题2.0分) A、 主题报告会 B、 学科小组 C、 科技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
21. (单选题)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本题2.0分)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22. (单选题)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 )(本题2.0分)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普通教育学》 D、 《人的教育》
23. (单选题)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2.0分) A、 传授知识 B、 发展学生的智力 C、 形成技能 D、 培养个性
24. (单选题) 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本题2.0分) A、 综合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25. (单选题) ( )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本题2.0分) A、 初中 B、 婴儿 C、 小学 D、 幼儿园
26. (单选题)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本题2.0分)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27. (单选题) 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 )。(本题2.0分) A、 劳动任务 B、 工作性质 C、 劳动对象的特点 D、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28. (单选题) 个人活动包括( )。(本题2.0分) A、 体育竞赛 B、 学科小组 C、 科普讲座 D、 写日记
29. (单选题) 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本题2.0分) A、 探究性活动 B、 发现性活动 C、 训练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30. (单选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本题2.0分)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