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
·单词句
·电报句
·完整句
·复合句

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概括性
·表面性
·形象性
·抽象性

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
·儿童的深度知觉
·儿童的计数能力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儿童的守恒能力

在阅读区中,果果正在看一本贴纸书。书中有5块“饼干”,老师问果果:“书上有几块饼干呀”果果伸出食指开始点数,嘴里数着“1、2”,手上却只点了一块“饼干”。她又接着点数“3、4、5”。老师最后问果果有几块饼干,果果说:“3块。”从果果的数概念发展水平来看,下列哪一选项最贴近她的最近发展区( )
·在点数后能正确说出总数
·能够从1数到5
·能够用默数的方式进行计数
·能够手口一致一一对应地点数

关于幼儿身体发育的主要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呈波浪式的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均衡的

金属槽和PVC塑料槽每根槽一般长度为( )米。
·1.0
·2.0
·3.0
·4.0

有定义 static int a[]={1, 2, 3, 4}, * p ; 执行语句 p=a+2 ; 后,表达式 * p 的值为 <u> </u> 。
·4.0
·1.0
·2.0
·3.0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void sub(int x,int y,int *z){*z=y-x;}main(){int a,b,c;sub(10,5,&a);sub(7,a,&b);sub(a,b,&c);printf(“%d,%d,%d\n”,a,b,c)}
·5,2,3
·-5,-12,-7
·-5,-12,-17
·5,-2,-7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t m=13;int fun(int x,int y){return(x*y-m);}main(){int a=7,b=5;printf(“%d\n”,fun(a,b));}
·22
·26
·35
·36

以下符合C语言语法的实型常量是( )。
·1.2E0.5
·3.14.159E
·5E-3
·E15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void prty(int *x){ printf(“%d\n”,++*x);}main(){int a=25;prty(&a);}
·23
·24
·25
·26

在C语言中( )。
·函数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调用不能嵌套
·函数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调用可以嵌套
·函数定义和调用均不能嵌套
·函数定义和调用均可以嵌套

若已定义:int a[]={0,1,2,3,4,5,6,7,8,9},*p=a;其中0<=i<=9,则对a数组元素引用不正确的是( )。
·a[p-a]
·*(&a[i])
·p[i]
·*(*(a+i))

以下程序中的for循环执行的次数是( )。#define N 2#define M N+1#define NUM (M+1)*Mmain(){int i;for(i=1;i <=NUM;i++);printf(“%d\n”,i);}
·5
·6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