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3.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胸脘痞满,按之疼痛,便秘,苔黄滑,脉滑数有力。方选( )
A.小陷胸加枳实汤 B.小陷胸汤 C.小承气汤 D.凉膈散
34.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选方是( ) A.连梅汤 B.黄连阿胶汤 C.加减复脉汤 D.青蒿鳖甲汤
35.“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语出( ) A.张凤逵 B.王纶 C.吴鞠通 D.李东垣
36.暑温初起,病邪多侵犯( ) A.卫分 B.气分 C.卫气同病 D.气营同病
37.王氏清暑益气汤中不含( ) A.西洋参,知母 B.石斛,麦冬 C.竹叶,荷梗 D.党参,苍术
38. 鉴别新感与伏邪温病的主要依据有( ) A.传变趋势 B.初起证型 C.伤阴程度 D.发病季节 E.病势轻重
39.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有( ) A.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B.确定证候类型 C.确定病变性质 D.确立正确的治法E.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40.气营(血)两清法的代表方剂有( ) A.吴鞠通加减玉女煎 B.清瘟败毒饮 C.白虎加人参汤 D.化斑汤 E.普济消毒饮
41.暑温暑入心营的正确治法是( ) A.清营泄热 B.清心开窍 C.针刺人中、合谷 D.刮痧 E.十宣放血
42.湿浊上蒙,泌别失职,临床可见( ) A.热蒸头胀 B.小便不通 C.呕逆神迷 D.神昏谵语 E.舌苔黄腻
43.按三焦辨证,邪在上焦,包括——————————和——————————的病变。
44.湿蒙心包的辨证要点是神志——————————、舌苔——————。
45.温病兼挟瘀血时,其治法可分为—————————、—————————。
46.咳嗽不爽,痰多,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苔白而干,此证辨为秋燥病肺热腑实
47.引起春温病的原因是温热毒邪
34.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选方是( ) A.连梅汤 B.黄连阿胶汤 C.加减复脉汤 D.青蒿鳖甲汤
35.“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语出( ) A.张凤逵 B.王纶 C.吴鞠通 D.李东垣
36.暑温初起,病邪多侵犯( ) A.卫分 B.气分 C.卫气同病 D.气营同病
37.王氏清暑益气汤中不含( ) A.西洋参,知母 B.石斛,麦冬 C.竹叶,荷梗 D.党参,苍术
38. 鉴别新感与伏邪温病的主要依据有( ) A.传变趋势 B.初起证型 C.伤阴程度 D.发病季节 E.病势轻重
39.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有( ) A.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B.确定证候类型 C.确定病变性质 D.确立正确的治法E.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40.气营(血)两清法的代表方剂有( ) A.吴鞠通加减玉女煎 B.清瘟败毒饮 C.白虎加人参汤 D.化斑汤 E.普济消毒饮
41.暑温暑入心营的正确治法是( ) A.清营泄热 B.清心开窍 C.针刺人中、合谷 D.刮痧 E.十宣放血
42.湿浊上蒙,泌别失职,临床可见( ) A.热蒸头胀 B.小便不通 C.呕逆神迷 D.神昏谵语 E.舌苔黄腻
43.按三焦辨证,邪在上焦,包括——————————和——————————的病变。
44.湿蒙心包的辨证要点是神志——————————、舌苔——————。
45.温病兼挟瘀血时,其治法可分为—————————、—————————。
46.咳嗽不爽,痰多,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苔白而干,此证辨为秋燥病肺热腑实
47.引起春温病的原因是温热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