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测量
下列平面位置放样方法中,不需要事先计算放样元素的是()
(A) 直角坐标法
(B) 直接坐标法
(C) 距离交会法
(D) 极坐标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三角的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起始边,观察水平角 (B) 小三角的照准标志必须用标杆 (C) 起始边是推算所有三角形边长的依据 (D) 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为四类,其中()为控制网网形的设计,在控制网成果的精度要求及观测手段可能达到的精度已定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控制网图形,即确定点位的最佳布设和采用最佳的观测方案。 (A) 零类设计 (B) 一类设计 (C) 二类设计 (D) 三类设计
第Ⅲ象限直线,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A) R=180°-α (B) R=α (C) R=α-180° (D) R=360°-α
利用高程为9.125m水准点,测设高程为8.586m的室内±0地坪标高,在水准点上立尺后,水准仪瞄准该尺的读数为1.462m,问室内立尺时,尺上读数是()可测得正确的±0标高。 (A) 2.001m (B) 0.923m (C) 0.539m (D) 1.743m
DS3水准仪水准器的分划线间隔为() (A) 3mm (B) 5mm (C) 2mm (D) 6mm
关于对测绘资料的保存或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报废的测绘资料需经有关保密机构同意才能销毁 (B) 数字化测绘资料比传统的纸介质数据资料更好保管和保密 (C) 测绘资料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扩散 (D)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复制测绘资料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A) Vi=fh/N(N-测站数) (B) Vi=fh/S(N-测段距离) (C) Vi=-fh/N(N-测站数) (D) Vi=fh・N(N-测站数)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处于铅垂位置 (A) 仪器竖轴 (B) 仪器横轴 (C) 管水准轴 (D) 圆水准器轴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0.425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m。 (A) 15.976 (B) 16.826 (C) 14.024 (D) 13.174
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A) 对 (B) 错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是()。 (A) 水准点 (B) 导线点 (C) 三角点 (D) 图根点
已知A(10.00,20.00)和B(20.00,30.00),则DAB=A() (A) 14.14 (B) 28.28 (C) 42.42 (D) 56.56
J1型光学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竖轴VV,视准轴CC,横轴HH,水准管轴LL。其轴线关系应满足:LLVV,CCHH,以及() (A) CCVV (B) CCLL (C) HHLL (D) HHVV
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时,如果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在每一测站上需变动仪器高为()以上 (A) 20cm (B) 10cm (C) 5cm (D) 25c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三角的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起始边,观察水平角 (B) 小三角的照准标志必须用标杆 (C) 起始边是推算所有三角形边长的依据 (D) 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为四类,其中()为控制网网形的设计,在控制网成果的精度要求及观测手段可能达到的精度已定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控制网图形,即确定点位的最佳布设和采用最佳的观测方案。 (A) 零类设计 (B) 一类设计 (C) 二类设计 (D) 三类设计
第Ⅲ象限直线,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A) R=180°-α (B) R=α (C) R=α-180° (D) R=360°-α
利用高程为9.125m水准点,测设高程为8.586m的室内±0地坪标高,在水准点上立尺后,水准仪瞄准该尺的读数为1.462m,问室内立尺时,尺上读数是()可测得正确的±0标高。 (A) 2.001m (B) 0.923m (C) 0.539m (D) 1.743m
DS3水准仪水准器的分划线间隔为() (A) 3mm (B) 5mm (C) 2mm (D) 6mm
关于对测绘资料的保存或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报废的测绘资料需经有关保密机构同意才能销毁 (B) 数字化测绘资料比传统的纸介质数据资料更好保管和保密 (C) 测绘资料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扩散 (D)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复制测绘资料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A) Vi=fh/N(N-测站数) (B) Vi=fh/S(N-测段距离) (C) Vi=-fh/N(N-测站数) (D) Vi=fh・N(N-测站数)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处于铅垂位置 (A) 仪器竖轴 (B) 仪器横轴 (C) 管水准轴 (D) 圆水准器轴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0.425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m。 (A) 15.976 (B) 16.826 (C) 14.024 (D) 13.174
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A) 对 (B) 错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是()。 (A) 水准点 (B) 导线点 (C) 三角点 (D) 图根点
已知A(10.00,20.00)和B(20.00,30.00),则DAB=A() (A) 14.14 (B) 28.28 (C) 42.42 (D) 56.56
J1型光学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竖轴VV,视准轴CC,横轴HH,水准管轴LL。其轴线关系应满足:LLVV,CCHH,以及() (A) CCVV (B) CCLL (C) HHLL (D) HHVV
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时,如果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在每一测站上需变动仪器高为()以上 (A) 20cm (B) 10cm (C) 5cm (D) 25cm